涵溪古诗词网
首页 > 历史 > 揭露刘邦死亡之谜

揭露刘邦死亡之谜

汉太祖高皇帝刘邦(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,前195年四月二十五),沛丰邑中阳里人,汉朝开国皇帝,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、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家、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。 对汉族的发展、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。

刘邦出身农家,为人豁达大度,不事生产。

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,被历史誉为杰出的家,指挥家,然而,晚年的刘邦,却因猜忌功臣,在西征中被流箭击中。要知道的事,刘邦到四十岁都还是游手好闲的地痞无赖,从起兵到打下大汉的江山,其实年纪已经大了。那么刘邦怎么死的呢?真的因为中箭而死吗?

汉高祖刘邦之死,与淮南王英布有直接关系。刘邦统一当时的中国后,陆续地把韩信、英布、彭越等楚汉之战中立过大功的7位大臣都封了王,并让他们占据着战国时期几个国家的故地,并让他们拥有很大的兵权,除了长沙王吴芮之外,其他人都占据举着汉朝重要的地区。当时,所有异姓王的总兵力比汉朝的兵力还要多。

在刘邦建立汉朝后,一些异姓王以前得罪过的人就纷纷出来游说,宣称只有铲除了异姓王,才能保证天下太平。起初刘邦还不信,但随着传言越来越多,再加上局势确实对自己很不利,于是就和吕后等人秘密制定了铲除异姓王的计划。他又询问吕后和萧何的意见,他们都建议铲除异姓王,收回兵权。

此时的刘邦还不知道,在他向吕后和萧何询问完之后,他们两个人就已经开始秘密行动了。他们用了各种计谋,铲除了势力较强的异姓王,收回了他们的兵权。

刘邦晚年时疑心很重。他自从在楚汉之战中受伤以后,身体状况逐渐下降。而意志也逐渐变得消沉起来,总是怀疑有人要谋杀他。吕后趁机进言,刘邦终下杀心。在大部分异姓王都死得不明不白时,淮南王英布发觉越发不对,于是,英布起兵了。

刘邦御驾亲征,交战中被乱箭射中,回京的路上就病得很厉害了。吕雉为他请来良医,医生说病可以治愈,但刘邦却拒绝治疗。 《史记》是这样记载(《汉书》对此记载相同):“医入见,高祖问医。医曰:‘病可治。 ’于是高祖嫚骂之曰:‘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,此非天命乎?命乃在天,虽扁鹊何益!’遂不使治病,赐金五十斤罢之。”医生出门后,刘邦向吕雉交待了后事。公元前195年,因伤病无法根治,汉高祖刘邦崩于长乐宫。

病可治却不治,宁死,这事听起来真是蹊跷。难道如史籍所说,刘邦真以为自己是赤帝之子天命所钟么?刘邦的傲慢,《史记》《汉书》均多次提及,定然不假,但其智识超人,不可能真的以为有天帝相佑。是否可以这么大胆猜测:刘邦是想死。

为什么想死?不想看到那些功臣在自己手上一个接一个地被诛灭。楚汉争锋刘邦胜利称帝后,先是杀燕王臧荼、颍川侯利幾,接着杀代国相国陈豨,然后是杀大功臣淮阴侯韩信、梁王彭越、淮南王英布,但功臣还是前仆后继。估计刘邦也杀怕了,心焦力瘁了。

特别是与他同年同月同日生、自好又一起从沣县起兵、为汉朝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卢绾,这时与陈豨联手的迹象已明,他已经派心腹樊哙去了。卢绾,杀还是不杀?

《史记·韩信卢绾列传》载:在所有臣子中,刘邦对卢绾最好,“出入卧内,衣被饮食赏赐,群臣莫敢望,虽萧曹等,特以事见礼,至其亲幸,莫及卢绾。 ”所有人都可以,卢绾最不当,可是他还是反了,这时的刘邦终于感到绝望了吧?

选择适时病死,或许也是刘邦一生中重要的决策之一:虽然诛杀了功臣,毕竟没有亲手诛灭兄弟。或者还可以这样猜测:他此时已经无法控制野心勃勃的吕雉?又或者身为帝王,他连最爱的女人戚夫人、最爱的儿子刘如意都保护不了,感到力不从心了?

可能到了晚年,人的心思开始变得诡异莫测,刘邦是一个,刘彻也是一个。这些险些晚节不保的皇帝昏招频出,也为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添上颇具争议的一笔。

其实不只是古代帝王,就算是当代也一样,人年龄大了之后精力就跟不上了,所以作出的决定缺乏霸主时的考虑。

标签:

上一篇 目录 下一章

猜你喜欢

历史 汉朝
汉朝 【汉(公元前202~公元220)】 中国继秦而出现的统一王朝。包括西汉和东汉(也称前汉和后汉),分别建都于长安和洛(雒)阳。在两汉之际,还有王莽、刘...
历史 汉宣帝遣赵充国...
西陲之羌,盘踞青、陇,民风剽悍 ,勇猛好战,策应匈奴,扰我边疆。宣帝遣赵充国讨伐,两年完全平定,因置金城属国安置降羌,也就是西域都护设立的那一年。 武帝后...
历史 汉宣帝时期匈奴...
自马邑之谋(前133)反击匈奴开始,汉朝历经龙城、河南、高阙、定襄、河西等系列会战,终至漠北之战(前119)击败匈奴,从此奠定汉强匈弱的格局。但匈奴并未臣...
历史 汉宣帝整顿吏治...
刘询早年生活在民间,深知吏治好坏将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存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。他说“吏不廉平则治道衰”。 所以,他即位后,除亲自过问政事,省去尚书这一中...

强力推荐